新闻中心
爱,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,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;爱,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,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;爱,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,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。
今日极悦平台给大家带来了从“国产之光”到“破产解散”,《Mirror 2》到底作了什么死相关的内容!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2023年3月9日,著名“16+”游戏《Mirror2:ProjectX》的开发组宣布破产解散,“Mirror2”全系列游戏——包括《新星岛物语》(NovastellaIsland)与《DancingSim》均会终止开发,在完成后续退款工作后,这个系列便将搁置。
这款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的游戏,自问世以来便事端不断。它继承了昔日《Mirror》这个被称为“黄油界的耶路撒冷”的荣光,却也一次次让玩家们的期望落空。
在它以及它背后的开发组与玩家们间你来我往的沟通中,真诚与虚伪频频变换,梦想与现实都在闪光——由爱转恨的玩家们在祝它“好似”,而跑路还要发个声明的开发组则说“自有苦衷”。
作为玩家,我们不太可能完全了解这背后发生了什么,但作为见证者,回顾这一年多来由“Mirror2”这个名字所引起的诸多事端,我们不难整理出一条弯弯绕绕的线。且在今日的目光审视下,这条线的线头,还十分玩味地指向了“Mirror2”,乃至其前作诞生的许久之前。
我无需在此赘述《Mirror》这款游戏的历史地位。平心而论,它未必真正具备“神作”的素质,游戏玩法只能说是尚可,游戏剧情虽有趣味却也短促,但足够到位的“涩涩”元素,以及足够低廉的价格,并不妨碍它以“极高性价比”成了许多玩家心中的“黄油首选”。
2020年初,《Mirror》豪爽地捐献了48万个免费游戏KEY,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“黄油破圈”,在国内玩家心中积累了无比的声望,这份声望与此前《Mirror》留下的好口碑,夯实了其续作推出的土壤。
半年后,续作《Mirror2》公布并开启众筹。天时地利人和下,这次众筹按道理来说应当有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,但这次众筹最终失败了。
为了“梦想”,当时的“KAGAMI”想要将《Mirror2》做成一款“更有冲击力”的3D游戏,于是把众筹目标定在了50万美元。这对一款“黄油”来说是天文数字,即便是号称史诗级“黄油”的《Subverse》,众筹目标也不过是13万美元左右(10万英镑)。
但因为题材特殊,他们只能使用国内玩家正常情况下难以登陆,且不支持国内主流支付方式的平台Kickstarter,缺乏国内主要玩家群体的支持,《Mirror2》的众筹失败并不难预见。
VR模式是在众筹达到150万美元后会解锁的项目
或许是“梦想”很坚韧,也或许是他们自身也预料到了这个结果,即便众筹失败,也几乎让所有玩家都知道了《Mirror2》的存在。在众筹期结束后,他们宣布《Mirror2》将继续开发了下去,且此前众筹支持过的玩家,仍能获得免费的游戏KEY。
一年后,《Mirror2》的首支预告发布,与一年前的众筹版本相比已经风格大变,不仅主要女角色有所更换,画风也变为了更“流行”的二次元3D渲染。
又一年后,《Mirror2》不但放出了更成熟的,带有游戏玩法的发售前预告,还将游戏扩展成了一个包含了X、Y、Z三款游戏的系列——Y是后来的《DancingSim》,Z是《新星岛物语》,新的“耶路撒冷”不但即将完工,且还多了两个卫星城,《Mirror2》这个“梦想”此时已经成了个越滚越大的雪球,或者……饼?
彼时,《Mirror2》的同期生《Subverse》,刚因为糟糕的游戏体验,尴尬的“涩涩”元素,以及一篇槽点十足的“简中翻译招聘”而陷入舆论风波,基本已经被玩家们宣判了“死刑”,相较于跟外星人“涩涩”,这时的他们更想看看“远方的《Mirror2》”。
时势使然,众望所归,两个月后,《Mirror2:ProjectX》(为了方便,以下还是简称《Mirror2》)抢先体验版本正式发售,一如前作的超低价格,观感不错的作品卖相,加上前作的光环笼罩,让其首日便售出60万份,登上Steam热销榜首,风头一时无两。
只是,属于《Mirror2》的风光,仅止于此,存在于开发组给玩家们信中的“梦想”,只成功了一小部分。
比《Mirror》游戏性还略有不如的过时三消玩法,比《Mirror》还要短促的敷衍剧情,极度匮乏的游玩内容,都给万般期待《Mirror2》的玩家们泼了盆冷水。
更重要的是,《Mirror2》中却没有任何“涩涩”内容。
玩家与“黄油”之间的“信赖”,从来都不怎么牢固。因为,相较于普通的游戏,这类玩家要更为“纯粹”,玩法可以有,剧情也可以有,但对他们来说,这些都是锦上添花。《Mirror2》的前作,也绝非单凭消消乐玩法或剧情便征服玩家,能做到这点的只有极少数游戏,但即便是那极少数游戏,失去“涩涩”之后,也未必有那么多玩家愿意去点开。
虽然在《Mirror》老玩家的口中总是调侃着“消消乐比涩涩好玩”,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。
在《Mirror2》发售的初期,这份由前作建立起来的脆弱信赖尚且影响着玩家。对未来的期望,也让他们仍愿意等待游戏的后续更新。
在这个过程里,他们曾一度看见过曙光。
2022年4月,在新角色“菈妮”——这个角色有蹭《艾尔登法环》热度的嫌疑——上线后,游戏更新了“家园模式”。在这个模式中,玩家可以跟游戏里的女角色一同来到一个假日小岛,享受一段可以“自定义”的时光。在这里,玩家能够给女角色们换上泳装等更性感的衣物,也能够通过面板调整女角色们的具体姿势。
这个包含更多擦边球内容的模式,让许多玩家们相信这是“涩涩”即将到来的“信号”。
而在部分玩家通过建模提取,游戏内卡视角等手段确认了角色有“完整建模”后,这个“信号”的可信度更是上升了许多。
2022年6月,“家园模式”进一步开放了Steam创意工坊功能,完全放开了手脚的玩家,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MOD实现了游戏的玩法自由,甚至在一些“18+MOD”出现后,实现了“曲线救国”的玩家们越发相信终有一日《Mirror2》的完全体将出现在他们的眼前,而且将超越初代的体验。
然而在两个月后,《Mirror2》创意工坊被屏蔽,引爆了长久以来一直掩盖在表面繁荣下的质疑,《Mirror2》究竟有没有“涩涩”?成了玩家们与官方之间一个越来越尖锐的问题。
《Mirror2》创意工坊被屏蔽是因为玩家发现其功能漏洞,将其当做高速网盘使用所致。当时没有多少监管力度的《Mirror2》创意工坊中有着大量“黄油”、电影以及漫画的资源整合包,因为Steam的社区规则禁止这些资源的流传,因此《Mirror2》的创意工坊也步了“小红车”(WallpaperEngine)的后尘。
当然,不是因为这种内容
这个事件使得《Mirror2》评论区的差评越来越多,即便在十天后官方重新开放了这一功能后也没有停止。
因为玩家们虽然在意创意工坊的使用,但更在意的是官方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表现出的态度。在官方管理创意工坊时所发布的一些公告中,玩家们发现官方开放创意工坊,可能完全不是为了服务于玩家们的“涩涩”。
此时距离《Mirror2》发售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,游戏的剧情更新到了第四章,玩法上扩充了挑战模式、家园模式等额外玩法,但在这半年多的所有公告中,《Mirror2》的官方却没有任何一次正面回应过玩家们想要“涩涩”的呼声。仅看这些更新公告,《Mirror2》完全就是一个正常的,稍微带些擦边球的无趣三消游戏。
2022年9月30日,在越发汹涌的玩家声音中,《Mirror2》官方给玩家们写了封信,做了一次摧毁这款游戏的“灾难级危机公关”,称本作为“16+”的作品,不会有任何“涩涩”内容。如果玩家们对此感到不满,可以直接通过他们搭建的网站来进行退款。
一款因为题材问题无法上线国内众筹平台,且从早期众筹阶段便开始,便将用户注意力导向“涩涩”内容的“黄油”的续作,是一部“16+”作品。
这个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从源头上解决“为什么游戏没有涩涩”的答案,却是在游戏发售已经大半年,玩家无数次询问都石沉大海后,才被官方正式地说出来。
《Mirror2》众筹所用宣传图
即便是用最客观的角度来评判,《Mirror2》官方的这封信都只能用“失心疯”来形容,他们似乎完全不懂为何玩家们会如此支持这款游戏,也如读不懂空气一般无视了玩家们的惊愕与愤怒,在公布完这个消息后还开始做起了其他新作的宣传,将“购买我们其他游戏有折扣”当做补偿,颇有当年“中美合拍西游记”的视觉冲击力。
而唯一称得上是有效应对措施的“退款”,也有着相当的波折。因为使用体验极度糟糕,且退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用户的个人信息,还一度传出“开发商恶意采集用户信息用以倒卖”的传言,让游戏的风评雪上加霜。
从这之后,《Mirror2》的商店好评率就再也没有高过“多半差评”,长期在“差评如潮”与“多半差评”之间徘徊,一直持续到昨天,游戏开发组正式宣布“破产倒闭”。
《Mirror2》在这一年间的潮起潮衰,就像一个气球在不断充气直到充爆。
它的发行商“NIJICO”曾经有过很多个名字,其中一个最为知名的,便是一度“统治”过国内Galgame市场的“樱花社”(SakuraGame)。
十年前,一家名为“蓝航科技”的游戏公司成立,主营业务是《人人精灵》《宠物猎人》等知名IP的换皮手游,在国内手游市场从蓝海变红海后,被“优化”掉的他们选择投身Galgame“黄油”市场,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数度改名,最后变成了“樱花社”。
“樱花社”在发行游戏时惯用的策略便是利用低价、退款以及送礼来进行营销。他们通过大量代理国内外的各种Galgame,进行粗暴的开发移植后便上架Steam,然后以极低的价格进行贩售,著名的《三色绘恋》,便是由他们发行的作品。因为6块基本能买下他们的任意一款游戏,故而他们也有着“六元社”的美称。
在国内Steam市场尚未如今天一般发达完善的时候,他们的这种低价政策一度所向披靡,基本“垄断”了国内的Galgame市场,导致国内的Galgame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定价高于6元,否则便毫无竞争力。
《Mirror》便是这么在一个特殊时代、特殊策略影响下的产物,在《Mirror》成为国内“黄油头牌”的过程中,“樱花社”无数次借助打折促销与抽奖送礼等方式进行营销,最终把它推到如今的位置上。
回顾《Mirror2》这一年中的种种风波,可以看出他们仍然在践行着一直以来的低价营销策略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游戏仍然以极低的售价,收割了最初一波“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”的好评。
在游戏出现问题时,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祭出“全额退款”这种“杀招”。
但时代不同了,低价策略对现在的玩家来说不再那么无往不利,“樱花社”却仍然毫无意识地在用3D化、全语音、多角色的“涩涩”等等宣传,不断让游戏经受超出阈值的期待。
最终,他们一手鼓吹起来的期待爆炸了。他们一直所使用的策略,也爆炸了。《Mirror》的荣光成了他们最后的催命符,只留下“破产跑路”的他们,和等了一年“完整版”却一无所获的玩家。
以上内容是由极悦娱乐作者整理的关于“从“国产之光”到“破产解散”,《Mirror 2》到底作了什么死”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!
因笔者能力有限、时间紧迫等原因,文中有些内容仍需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。因此,今后笔者将就下列问题进行延伸性的研究和探讨: